第五卷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内部聚会(1/4)

冯晓刚最近在忙乎《1942》。

电影过审了,他还蛮高兴,当天就发了一张跟王忠磊还有王忠军一起喝酒的照片。

很多说冯晓刚拍《1942》只是想借助国难发财。

呵呵,家早在2003年的自传《我把青春献给你》就已经写了:“但我们仍不能急,还需等待开船的最佳时机,这样的一部影片如果处处都要妥协,即使拍出来也会失去他应有的意义。所以我的目光伸向他以后,又缩了回去。愿上帝给我们信心和足够的智慧,耐心地等待。衷心祈祷,‘一九四二’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得以温故。”

有这个念实在1994年,当他跟小说作者刘震云先生表达了这个想法后,后者拒绝了:现在时机还不成熟。

所以,首先肯定是怀,没有梦想,没有野心的导演,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?

事实上,我们的电影缺失了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反应民族灾难的作品。

我们的民族史,是一部有太多民生多艰的苦难史。

当然,肯定掺杂了别的因素,比方说功利心,比方说提升自己的地位,但是毫无疑问的,怀要排在第一位。

如果没有怀,他也不可能拍这样的作品!

只是后来,怀和赚钱之间他又重新选择了赚钱,鼓捣了一部《私订制》…

其实不少期待他能拍《1962》来着…

《1942》定档11月29号,一方面是为了避开了贺岁档竞争最惨烈的12月,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想着依靠碑打响票房争夺。

毕竟这是一部投资2亿的作品,如果不能回本,那也太丢了。

冯晓刚拍了一辈子电影,除了一开始的几部封禁外,所有的电影都是赚钱的!

不能到了,亏钱了!

内地这么些电影,在他看来有竞争的只有许辉!

如果《1942》上映的时候碰到了许辉的作品,那等死吧。

毕竟《1942》真的挺致郁的…

题材本身就很压抑,跟贺岁档节节不符。

但是许辉的电影到现在也还没宣布上映期,这特么挺让蛋疼的!

正好张国粒做东,邀请了一帮子,其中就有许辉,冯晓刚想去看看,顺便探探风…

……

10月中旬的北*京城已经有了少许寒意。

回国之后,许辉开始忙着处理公司的业务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