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子六 “锄奸团”的愤怒(3/4)

他们是否扪心自问:“我们还有什么?”老子、庄子:“派对”的膜拜祖宗

尽管老子、庄子的生哲学与“派对”行为乃风马牛不相及,但在“拜祖宗、写族谱”流行的今天,“遮阳部落”的事主们也不能免俗,他们竟然嫁桃移李,断章取义,挖空心思地将自己的老祖宗“认”到了老子、庄子上。

他们振振有辞:老祖宗们不是说:“戚戚以至久生,百争、千年、万年,非吾所谓养”吗?

就是说,与其过上百年、千年、万年的清心寡欲的子,还不如充分地享受它十年二十年的快活时光呢。

因此,根本没有必要去树立什么理想,追求什么道德、功业,生唯一值得追求的就是享受感官体之乐,这才是最好的超越死亡的办法。

他们又列举:老祖宗们还说:“丰屋美服,厚味姣色。有此四者,何求于外。”

也就是说,生何求?住得好,穿得好,吃得好,玩得好。有了这四样东西,生就足够了。

因此,他们坚决反对以身殉、殉义、殉名、殉利,更不用说殉国和殉天下了。

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,他们漂流身体,任诞狂放,不受社会规范约束,一切以“自我”为本位,呈现一种任率真的镜像。

“任率真”本是个体与社会相对立的一种表现形式,它既可以是格的违众脱俗,矫矫不群,也可以是言行的不遵礼法,极端放纵。

最典型的是竹林名士和魏晋风度。

基于此种认识,“派对”中的智囊们竟又将族谱下移到汉末戴良、孔融们的上,说“任率真”经过了这一拨前辈们的“点润”,至竹林名士旗下,已是盛极一时;而两晋士林更是推波助澜,将生快活推至极臻。

然而,即使“遮阳部落”的族谱一直写下来,直到认王朔这些“玩主们”为“拜把子兄弟”,认卫慧这些“宝贝们”为“露房姐妹”,他们的行为仍然只是“地下式”的,他们的快乐也终究有一点“发霉的”气味。

没有阳光的生命能不苍白吗? < hr="/n/-hp19p19h2pV55jUN0pYNPr9PQ==.h"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